目 录
中国互联网婚恋社交平台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00年代初,世纪佳缘、百合网、珍爱网等传统婚恋网站相继成立,成为当时年轻人寻找婚姻对象的重要渠道。以世纪佳缘为例,其创始人龚海燕最初创办该平台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自身及身边硕博群体的婚恋问题,早期会员多为高素质人群[1]。然而,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传统婚恋网站逐渐面临挑战,陌陌、Soul等陌生人社交平台迅速崛起,改变了婚恋交友的生态格局[1]。
世纪佳缘曾一度凭借品牌效应获得快速发展,并于201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但随后因盈利模式探索失败、信息审核不严等问题导致口碑下滑,最终被百合网收购,标志着传统婚恋网站进入整合阶段[1]。与此同时,婚恋社交平台的服务模式也从单纯的线上匹配向线下红娘服务延伸,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例如,婚恋网站纷纷开设直营门店,提供一对一红娘服务,进一步拓展了行业边界[5]。
截至2025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行业呈现出去中心化、多元化趋势。一方面,婚恋网站用户规模增长放缓,而陌生人社交平台如陌陌、Soul等则凭借弱目的性、高活跃度的特点迅速抢占市场。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消费者偏好的前三大网络社交APP分别是陌陌(26.4%)、世纪佳缘(24.1%)和珍爱网(23.4%),同时有23.1%的消费者使用Soul APP,显示出陌生人社交平台对年轻用户的吸引力[2]。
另一方面,行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2025年3月,检察机关办理婚介行业犯罪案件达1546人,反映出部分婚恋平台存在信息审核不严、诈骗频发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监管部门要求婚介机构加强前置审查机制,并严格规范婚恋服务人员从业资质,以提升行业透明度和公信力[7]。
此外,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在积极推动婚恋行业的健康发展。共青团江西省委在2024年组织开展了280余场青年交友联谊活动,覆盖超过23000名单身青年,成功促成2000余对“牵手”案例。这种“官方严选”模式不仅增强了用户信任感,也为婚恋平台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13]。
当代年轻人的婚恋观念正发生深刻变化,婚恋社交平台的产品策略也随之调整。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约七成被调查者认为必须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才会选择结婚,反映出年轻人对婚恋质量的要求显著提高。相较于传统婚恋平台强调“相亲成功率”,新型婚恋观念更注重情感契合和精神共鸣,这也促使婚恋社交平台向兴趣导向的“轻相亲”模式转型[1]。
例如,Soul App通过“群聊派对”“兴趣匹配”等方式帮助用户建立深层次连接,而非单纯基于外貌或物质条件进行配对。此外,Z世代更倾向于个性化婚礼设计,近七成00后支持将非遗元素融入婚礼仪式,展现出对文化认同和个性化表达的重视[23]。这些变化推动婚恋平台从单一的信息撮合工具向全方位的情感服务提供商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婚恋观念趋向开放,用户对婚恋平台的信任危机仍然存在。艾媒咨询数据显示,42.0%的消费者担忧婚恋对象信息虚假,41.6%担忧营销套路,41.3%担忧隐私泄露。因此,婚恋平台需强化用户评价体系,确保信息真实性,并引入专业婚恋顾问团队,提升用户体验和平台竞争力[2]。
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在2025年预计达到93.8亿元[41],这一增长受到多重因素推动。首先,AI技术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平台的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例如,他趣APP通过智能算法分析用户兴趣,推荐高度契合的对象,大幅提高了匹配成功率和用户满意度[41]。其次,政策支持和资本市场的关注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对服务消费的支持,包括人力资源服务、会展等顺周期领域,这为婚恋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34]。此外,社交媒体的普及让婚恋交友平台的内容传播更加高效,进一步扩大了潜在用户的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