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2023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17GW,同比增长50%,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000GW,达到1021GW,较2022年增长13%。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首次超过100GW,达到106GW,同比增长54%;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近11GW,同比增长24%,累计装机达77GW[1]。
亚太地区继续领跑全球风电市场,占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的71%[2]。中国在全球风电新增装机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65%[3]。截至2024年底,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为514GW,占全球风电累计装机量的43.4%,较2022年提升4.3个百分点[6]。
2024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1136GW,同比增长约9.8%。其中,中国新增风电装机接近80GW,占全球新增装机的70%左右,继续引领全球风电增长[4]。此外,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为8.5GW,占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的54.8%[6]。
从全球风机市场份额来看,2024年全球前十家整机商中,有6家是中国企业,且包揽前四名: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运达股份和明阳智能[2]。其中,金风科技以19.3GW的新增装机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榜首,明阳智能以1.8GW的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排名全球**[3]。
2025年一季度,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并网13.64GW,同比下降7.90%;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并网0.98GW,同比增长42.03%。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陆上风电累计装机493GW,同比增长17.54%;海上风电累计装机42.73GW,同比增长12.36%[5]。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并网25.01GW,同比增长14.25%;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并网0.83GW,同比下降24.55%。截至2024年底,全国陆上风电累计装机429.93GW,同比增长20.18%;海上风电累计装机38.17GW,同比增长21.33%[13]。
同时,2024年,中国风电产业产值全球占比达64.0%,同比增长4.0个百分点,远超欧盟和美国,成为全球风电制造中心。关键零部件如叶片、发电机、齿轮箱等产能高度集中,中国在全球风电装备产能中的占比分别为64%、73%和80%[6]。
2024年全年,广东、浙江、福建、山东、上海五个沿海地区共核准14473.3MW海上风电项目,涉及32个海上风电项目。其中,广东11个项目获核准批复,总装机容量5122.6MW;浙江11个项目获核准批复,总装机容量4880MW;福建8个项目获核准批复,总装机容量3264.7MW[21]。
进入2025年后,海上风电建设节奏加快。截至2025年一季度,国内已核准海上风电项目5个,规模总计2504MW,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等地[24]。根据《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4》预测,2025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预计超1400万千瓦,发展速度进一步提升,新增装机机组以8.5兆瓦及以上机组为主,山东、广东、海南、江苏新增装机容量将排名前列[13]。
在深远海开发方面,山东省半岛北L场址、广东省阳江帆石一等项目相继启动海缆招标,标志着深远海风电正式进入规模化建设阶段。据测算,单GW海外海风海缆价值量可达20亿元至40亿元,随着离岸距离增加,海缆系统单位价值显著提升[20]。
2024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前五位分别是:中国大陆、荷兰、英国、中国台湾、法国[1]。中国头部企业在海上风电领域表现突出,明阳智能以1.8GW的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蝉联全球**,金风科技以16.7GW的装机容量位居全球**,远景能源以15.4GW位列第二,维斯塔斯(Vestas)和运达股份分别排名第三、第四,明阳智能排名第五,装机容量为10.2GW[3]。
在技术路线上,中国风电企业正加速向大型化迈进。2024年,全球下线的海上风电机型中有6家整机企业推出8款海上风电机型,其中7款单机容量在16MW以上。东方电气研制的26MW级海上风电机组下线,并计划安装于长乐外海I区(北)海上风电场,这是2024年度核准风电项目中已知安装的**单机容量[21]。
此外,中国海上风电设备国产化率已超95%,带动风机、海缆等核心部件产值增长。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等企业占据全球30%的市场份额,展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26]。
企业名称 | 2024年新增装机量(GW) |
金风科技 | 16.7 |
远景能源 | 15.4 |
维斯塔斯 | 10.2 |
运达股份 | 12.5 |
明阳智能 | 10.2 |
[2]: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2024年全球风机市场份额》
[3]: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运达股份、明阳智能等企业的装机量数据
[6]:中国风电叶片、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产能数据
[13]:国家能源局关于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风电装机数据
[20]:深远海风电项目的经济性测算
[21]:广东、浙江、福建、山东、上海海上风电项目核准情况
[26]:中国海上风电产业链国产化水平及国际市场占有率数据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十大风电装机省(区)分别是:内蒙古8599万千瓦、新疆4708万千瓦、河北3809万千瓦、甘肃3215万千瓦、山东2669万千瓦、山西2616万千瓦、河南2334万千瓦、江苏2321万千瓦、广东1808万千瓦、广西1808万千瓦。该10个省(区)风电装机合计达33887万千瓦,占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约65%[41]。
2024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7982万千瓦,同比增长6%,其中陆上风电7579万千瓦,海上风电404万千瓦。从新增装机分布看,“三北”地区占全国新增装机的75%[41]。
截至2024年12月,内蒙古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7000万千瓦,为全国累计并网容量最多的区域。2024年底,内蒙古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达到1.35亿千瓦,提前一年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的目标[47]。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21亿千瓦,同比增长18%,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2024年,全国风电发电量99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5.9%[41]。
中金公司研报预测,2025年中国风电行业有望迎来历史新高的新增装机量,预计国内风电新增装机11000-1200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400-1700万千瓦[41]。
截至2025年5月,福建省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已达383万千瓦。此外,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沿海省份均在积极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例如,广东阳江、江苏盐城、浙江舟山等地已启动多个百万千瓦级深远海风电示范工程[59]。
截至2024年12月,全国已有15个省(区)新能源装机在整个电源结构中占比超过火电,成为主力电源,其中包括青海、湖北、山东、江苏、宁夏、安徽、湖南、黑龙江、新疆、吉林、西藏、甘肃、河北、广西、海南[47]。
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土店子村,通过建设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沼气发电以及智慧配电网,打造了“净零碳排放”村庄。该村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871千瓦,不仅满足了村民的用电需求,还有余电外送,成为湖北省首个实现****清洁能源供应并能离网运行的“绿电村”“零碳村”[70]。
云南能投集团近期获得富源县南冲风电场、丽江市永胜县阿谷子风电场及丽江市华坪县华坪西风电场项目开发权,预计总装机规模约312.5MW。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中东部地区的分散式风电开发[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