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实体零售的寒冬中,2017 年便利店行业销售额保持 23% 增长,门店数同比增长13%。国内新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加速了便利店新零售的变革,资本也纷纷进入便利店行业进行跑马圈地。
据不完全统计,从 2017 年 2 月到 2018 年 9 月,约有 30 亿资金涌入便利店行业,对便利店的竞争格局产生较大的影响。 当前中国的便利店业态正从沿袭传统日系便利店的单一路径,走向多元化发展。
无人货架、智能货柜成为新风口并抢占社区、办公场景后,传统便利店受到了冲击。便利店亟待转型,综合大多数便利店品牌的创新路径来看,逸马认为便利店可以升级为一个融合社区购物、办公区消费、以及供应链需求等场景的流量入口,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业态定义。
本报告主要观察如下:
(1)新技术的运用,使得便利店企业单店运营能力明显提升,但在选址拓店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同时, 店租、人力、水电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便利店市场仍然面临多种挑战。
(2)随着资本市场对便利店行业的投入,区域开店速度加快,供应链建设会不断强化。另外,外资便利店品牌进行区域授权或合作,将冲击原有地方区域便利店生态格局。同时,电商巨头 ( 京东与天猫 ) 线下快速拓店,打通最后一公里路,也会挤压现有便利店空间。部分区域 ( 上海、广东…) 跑马圈地即将结束,品牌效应发酵,区域龙头浮现,市场将进入整合期。
01
行业界定
便利店是位于居民小区附近或者办公大厦楼下的实体店,主要提供即时性商品或者服务为主,满足消费者的便利性为**宗旨,是一种小型的零售店,属于超市业态的一种。根据中国零售业态分类标准,便利店的定义如下:
02
行业特点
从定义可以看出,便利店的特征主要有 4 个:距离近、效率高、服务全、单价贵。从便利店的功能和场景来看,主要满足消费者的临时急需而非必需。
**、便利店距离客户的距离非常近,范围一般在 500 米之内,步行时间 5 分钟以内。
第二、顾客的购物效率高,由于店内面积有限,便利店通常会精选商品,有效控制 SKU 的数量,购买的流程也非常简单,能够极大的提高客户的效率。
第三、便利店提供的服务周全。便利店虽小,但是提供的品种繁多,能够基本满足消费者日常的需要,除此之外,大部分便利店还提供很多便民服务:手机充值、水电气费代扣代缴、快递代收、广告、打印、复印等,极大的满足了客户的多种需求。
第四、便利店的单品通常稍贵于超市及大卖场。便利店通常是为了满足客户临时性或者偶然性的需求,节约了客户的时间成本,那么商品就可以有一定的溢价。因此便利店的毛利率通常也会高于一般的超市或者大卖场。
01
便利店与其他业态对比
零售业态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有店铺零售业态和无店铺零售业态两类。其中有店铺零售业态主要包括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商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等。这里主要讨论和便利店类似的一些业态:食杂店、百货、超市、购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