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那么在乡村基层的实践中,实现这些目标要如何破局,要以谁的力量为核心呢?这正是本书作者希望通过实地调查寻访回答的问题。
沿着这一思路,作者用数年时间深入乡村,走访调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经过梳理和总结,形成了对当前中国乡村新型集体经济实践的基本认识。所谓“新型集体经济”,其关键在于明确,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谁是乡村社会的主体,如何真正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讲述7个真实的乡村故事,作者认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农村振兴发展的内在力量,是重新激活的村集体。乡村要发展,不可能依靠分散的小农户,也不能只依靠某个“能人”和大户,更不能简单等着资本下乡或城市的反哺输血。村民要真正组织起来,在村集体的领导下,以整体的角色投身到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的潮流中去,真正把握住振兴发展的主动性。
《乡村纪事》,严海蓉、高 明、丁 玲 著,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内文选读:
白玛书记与嘎措公社的前世今生
嘎措乡位于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北部,辖区面积2.7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达4900米,曾经被称为“生命禁区”。从双湖县再向北,沿着一条2003年建成的颠簸的沙石土路,翻越70多公里的高山草原,一路所见是地鼠野兽,河湖雪山,偶尔路过一两个放牧点,牛羊成群,忙碌的牧民在帐篷里烧火切肉,做酥油,做酸奶……给苍茫的草原增添了一点人烟气息。
嘎措人民公社成立于1976年,目前共有123户,578人,分布在两个行政村——玛威容那村(简称“一村” ) 和瓦日香琼村(简称“二村”)。全乡共有71名党员,三个党支部。2017年底,全乡存栏牲畜34456头,包括牦牛、绵羊和山羊。
1982年,西藏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解散了人民公社,但嘎措按照70%社员的投票意愿,保留了集体经济体制,至今是全自治区**还实践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制度的乡镇。牧民以村为单位共同拥有草场、牲畜和其他生产资料,由村集体对劳动分工进行统筹规划,社员的劳动和分配主要依据工分制。
嘎措人均收入水平历年在双湖县七个乡镇中名列**。2016年,嘎措人均现金收入18494元,远高于那曲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638元,也高于同年西藏各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4—2002年,白玛一直担任嘎措人民公社书记,他为嘎措乡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老书记身材高大,眼神深邃,虽略显消瘦和憔悴,但语气坚定,思维清晰。他的双手因常年劳动而显得格外粗壮,坐在客厅沙发上向我们叙述过往的时候,黝黑的皮肤上印着夕阳的余晖,仿佛印证了他曾见证过的光辉岁月。
1942年,白玛书记出生于那曲市申扎县,家中有三个孩子,两个姐姐和他。除了60只绵羊和山羊,家里再没有其他牲畜。姐弟三人从小就给有钱人家做奴隶,母亲也在别人家帮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保姆、下人”。那时有钱人家的牲畜极多,光羊就有1000多只,而穷人给有钱人家干活只能挣一点点钱,有时候还不给钱。
谈到解放的意义,老书记说:“解放前95%的劳力都要贡献给有钱人家,只有5%是给自己的。解放后完全不一样了,多劳多得,自己在村里、乡里干的工作,干多少得多少,工资都是自己的,不用再给别人当奴隶。”农奴的翻身不仅是经济上的,老书记还强调,解放前没有法律,有钱人拥有无上的权力,穷人则没有任何政治权力;而解放后穷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用再看有钱人的脸色。他说,解放后大家才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滋味,“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我们穷人应该没法活到今天,当时病死、饿死、冻死的遍地皆是。”
1963年,老书记开始参加工作,担任村里的兽医。1970年左右,县里成立了民主改革委员会,他当选为副主任。1973年,白玛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原则。入党后我能为老百姓做的都做了。”1974年,申扎县开始组建人民公社,由于老书记任职期间认真负责,受过很多表彰,工作表现得到上级肯定,因而直接被任命为嘎措乡党委书记,负责嘎措人民公社的筹建。
1976年,为缓解畜草矛盾,老书记遵从上级安排,带领60多户群众,离开海拔较低的申扎县,搬迁至藏北无人区,也就是今天的双湖县嘎措乡。无人区廖无人烟,搬迁前,人们难以割舍故乡,尽管如此,老书记仍然带领着大家,历时三年,长途跋涉,完成了搬迁。
这次搬迁是嘎措群众,也是老书记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老书记回忆,搬迁的时候,家里所有东西都要装在牛的肩上,全部装好都用了一个月左右,之后就开始长途跋涉,老人孩子都是靠自己走,水和火都很不容易找到。在搬迁路上,有的人受伤了,有的牲畜丢了或者病死了,但那时候大家没有心思去想辛不辛苦,只觉得活着最重要。
到了目的地,还是无人区的嘎措没有一间房,也看不到一个人,刚搬来大家对水源还不熟悉,有的水源有毒,不经过勘探确认的话,牛羊和人饮用都会有生命危险。从1976年扎根嘎措至今,老书记和嘎措群众花了整整40多年,才兴建了现在居住的房屋和100多个放牧点。不难想象,搬迁过程中的诸多艰难困苦尤其需要大家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历时三年的艰难岁月更锻造了老书记守护集体、奉献嘎措的决心,也让嘎措群众对集体的力量有了切身体会。
在近40年的工作生涯里,白玛书记还担任过那曲市尼玛县人民公社主任和双湖县人大副主任,但他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嘎措的工作上。在组建嘎措人民公社之初,百废待兴,老书记回忆,那时候工作条件很差很辛苦,领导也没有车,再远的路都只能靠自己的两只脚,就算病了也一样要工作。人民公社筹建起来后,全乡所有的牛羊等生产资料都集体化了,个人的收入按工分多少,而不是财产多寡来分配。当时一个工分可以挣七八毛钱,2017年则是44元。
1982年,正当全西藏的人民公社纷纷解体,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上级也派来工作组向嘎措牧民群众宣传和解释新政策。在公社解散还是留存的问题面前,老书记选择让群众自己做主决策,最终嘎措群众以70%的票数决议:选择保留人民公社和集体经营方式。老书记告诉我们,当时有一个悲剧对大家触动不小:有一年,一个放牧点遭到狂风袭击,许多羊连同奋不顾身救羊的放牧员都被刮到了湖里。这让大家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经常性的自然灾害面前,一家一户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团结起来,依靠集体的力量,大家才能守望相助,共同发展。
作者:
编辑:蒋楚婷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