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告聚焦2025年3月29日小米SU7汽车爆燃事件,通过对微博和抖音平台的舆情分析,展现公众态度,为小米公司及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决策参考。
1. **事件概述**:事发时,该车辆以116km/h的速度在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下行驶,因道路施工改道,检测到障碍物后减速,驾驶员接管后车辆仍与隔离带水泥桩碰撞并爆燃,车内三人遇难。小米公司4月1日回应,称成立专项小组配合调查并提交车辆数据。但家属质疑驾驶员2秒内接管车辆的合理性,对小米公司的沟通和处理方式不满。公众也对小米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安全性、车辆碰撞后爆燃及车门是否锁死、数据透明度等问题表示怀疑。
2. **舆情传播热度分析**:微博平台上,小米官方回应后话题热度迅速上升,4月1日话题阅读量超5000万,讨论量超10万,13 - 15时达到热度高峰,4月2日因家属质疑热度小幅度回升。抖音平台上,事故相关视频3月30日开始传播,初期热度低,4月1日随着微博话题发酵和媒体报道,播放量、点赞数快速增长,视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微博传播靠话题和媒体,讨论深入全面;抖音以视频为主,更直观有感染力,但讨论深度较弱。
3. **舆情分布情况**:微博平台上,普通用户是讨论主力,关注事故原因、汽车安全性等;微博大V从专业角度分析影响粉丝看法;媒体账号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抖音平台上,新闻报道类视频传递基本信息,播放量高;用户评论类视频数量最多,表达多样看法;专家解读类视频从专业角度分析,受一定关注。两平台舆情分布差异源于平台属性和用户群体不同,微博利于深度讨论,用户关注深层问题;抖音传播快,舆情多基于直观感受和情感共鸣。
4. **网民观点评论分析**:质疑与批评观点占主流,集中在汽车安全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靠性以及小米公司应对态度和数据真实性上。支持与辩护观点认为不能因一次事故否定小米汽车,驾驶员可能存在操作不当。理性探讨观点呼吁等待官方调查结果,从行业发展角度对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宣传和标准制定提出建议。
5. **舆情总结**:此次事件舆情传播快、热度高、持续久,公众关注小米汽车安全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及公司应对等方面。舆情发展呈阶段性,初期引发关注,官方回应后热度达高峰,后期家属质疑使热度持续。微博讨论深入全面,抖音传播快但深度弱。网民观点涵盖质疑批评、支持辩护和理性探讨,质疑批评为主。该报告为小米公司及行业在技术改进、危机公关和品牌重塑等方面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