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
请您查收!
目录
一、舆情概述
二、事件爆发原因
(一)事件性质恶劣画面冲击力强,公众神经被不断刺激
(二)细节公布引发更多讨论,网民期盼严惩恶性犯罪
(三)未成年人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舆论借机炒作对立
(四)案件定性存在争议,引发舆情二次发酵
三、回应情况
四、舆情处置点评
(一)舆情发酵期,应对不当加剧负面舆情泛滥
(二)舆情爆发期,警情通报内容存在不合理之处
(三)舆情衰退期,未做好释法说理有舆论跑偏风险
部分展示
一、舆情概述
6月1日21时,抖音用户“二̶号̶角̶色̶♡̶”发布视频称,6岁的女儿放学途中,被一陌生男子拉入巷子中。危机时刻楼上好心大叔冲下来制止并报警。随后搜狐千里眼采访赵女士得知,该男子以寻衅滋事被拘留15天。
相关视频在网上传播后,引发广泛关注。多家主流媒体对此事进行关注及报道。#女童回家被陌生男子拖进小巷#微博话题阅读量超1.5亿。
6月3日8时,湖南娄底市公安局娄星分局通报,5月20日下午,嫌疑人刘某某(男,38岁)酒后行至娄底市娄星区涟滨中街附近,拖拽一女童(6岁)进入居民区巷子,后被居民及时制止并报警。接警后,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将刘某某控制。经侦查,刘某某涉嫌寻衅滋事已被拘留,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事件爆发原因
(一)事件性质恶劣画面冲击力强,公众神经被不断刺激
网民对事件的了解多来源于家属最初的爆料视频,以及后续媒体采访家属的内容。这些信息来源单一,具有片面性,缺乏警方对事件的定性及相关证据支撑,公众猜测不断。诸如“男子为惯犯、有前科”等谣言广泛传播,加重了事件恶劣与离奇程度。其次,一个身强力壮的陌生男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强行拖拽6岁女童进小巷,女童哭喊挣扎的绝望与男子凶狠蛮横的行径形成鲜明对比。这样**冲击力的画面,瞬间引发公众震惊与愤怒,网民猜测男子欲对小女孩行不轨之事,又或是拐卖、绑架等严重犯罪。层层情绪叠加之下,公众神经被不断刺激,推动舆情迅速发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