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0日,演员那尔那茜因自曝定向委培违约引发争议。她于2008年通过内蒙古定向委培政策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但毕业后违约出国留学,回国后担任上戏助教。此事引发网友质疑,认为其占用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破坏教育公平。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账号紧急删除了她的高考祝福视频。6月13日,上海戏剧学院和内蒙古教育考试院回应称,纪委部门正在跟进处理,双方签有协议,违约需赔偿。上海戏剧学院和内蒙古艺术剧院均否认那尔那茜为在聘老师。
据统计,6月10日0时至6月19日13时期间,全网相关信息量为194397条,敏感信息占比为93.1%。
二、 事件进程
2025年6月10日,2025年6月10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账号发布高考祝福视频,其中包含那尔那茜的名字和视频片段。在事件发酵后,这些官方账号紧急删除了她的名字和相关视频片段。(来源:微信用户“撑阳伞的女人”)
2025年6月10日,2025年6月10日,有网友爆料称那尔那茜2008年通过内蒙古定向委培政策降分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但毕业后违约出国留学,回国后担任上戏助教。此举引发网友质疑,认为其占用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破坏教育公平。(来源:快手用户“**现场”)
2025年6月12日,2025年6月12日,有网友爆料称那尔那茜本是北京市户口,就读于北京十一学校,高考却占用了内蒙古自治区定向委培名额,被指“高考移民,占用当地教育资源”。之后,那尔那茜通过定向委培政策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协议约定毕业后应返回内蒙古自治区对口单位服务,但她毕业后未履约。(来源:安徽网)
2025年6月13日,2025年6月13日,上海戏剧学院回应称:纪委部门在跟进处理,会核实清楚。内蒙古教育考试院表示:双方签有协议,如果一方违约,是肯定要赔偿的,不可能只违约不赔偿。现在内蒙区域已经几乎没有定向委培。(来源:快手用户“**现场”)
2025年6月13日,2025年6月13日,上海戏剧学院人事处工作人员告诉大皖新闻记者,那尔那茜不是该校在聘的老师。此外,内蒙古艺术剧院人事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大皖新闻记者,那尔那茜不是该单位的人员。(来源:大鱼号用户“大皖新闻”)
三、 传播分析
(一) 爆发力度
1. 信息总量
据统计,那尔那茜定向委培的全网相关信息量为194397条,评论信息量为243230条。
2. 传播速度
自6月10日发布相关信息至6月19日,统计该事件的信息量变化情况,可见6月13日到达该事件的信息量峰值28546条。该事件的传播速度396条/小时,这表明该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非常迅速,短时间内就吸引了公众的关注,或说明该事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或争议性,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引起共鸣。
3. 热搜情况
在统计时段内,“那尔那茜妨碍高考公平引质疑”“那尔那茜委培违约何时启动调查机制”“那尔那茜事件涉及教育公平理应彻查”等28个话题登上网易热搜榜、微博文娱榜、头条热搜榜等11个平台的话题榜单。其中,网易热搜榜上榜话题数量最多,为8个,头条热搜榜的热搜话题4个,引发舆论较多关注。
8个话题登上网易热搜榜,总热度906.3万。其中,“那尔那茜高考”热度达203.0万,最高位列榜单第2名;“那尔那茜妨碍高考公平引质疑”在榜时长最长,为445分钟。“那尔那茜高考”话题最高排名第2。
(二) 传播广度
1. 跨平台传播
事件相关信息早期主要分布在客户端上,信息量占比68.06%,微博信息量占比24.18%,视频信息量占比5.50%,出现平台扩散/外溢。这侧面说明事件影响范围和程度显著扩大,涉事方应高度重视多平台传播的特点,加强跨平台的监测。
2. 媒体报道情况
在统计时段内,191家新闻媒体的报道量共计2250条。
新闻媒体中,中央新闻单位共计9家,报道量44条,包含中国青年报、农视网、中国城市报、教育家、中国妇女报等。
地方新闻媒体共计181家,报道量2201条,包含河南广播电视台、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潇湘晨报、成都商报、南方都市报等。
3. KOL参与情况
在统计时段内,994个KOL账号推送传播,发布、转发信息量共计2139条。
发布量TOP1:微博账号"茶色文章"发布信息32条。
发布量TOP2:微博账号"西门大妈"发布信息32条。
4. 传播层级
四、 舆论分析
(一) 情绪烈度
在统计时间段内,该事件相关的敏感信息占比为93.1%,这表明该事件或话题的讨论存在大量敏感信息,舆论存在较大的争议或负面情绪,需要特别关注。
负面情绪主要指向:
定向委培的公平性问题,认为定向委培录取分数线过低,对其他考生不公平,呼吁取消定向委培或严查违规行为。
对事件的关注和传播需求,认为该事件需要更多关注和传播,以引起社会重视。
对那尔那茜个人形象的评价,认为其表演能力不足或形象不佳,呼吁抵制其影视作品。
对舆论影响的讨论,认为舆论对明星的影响过大,呼吁理性看待明星的个人选择和行为。
对那尔那茜个人及其家庭背景的质疑,认为其父亲可能涉及权力滥用或腐败行为,呼吁对其父亲停职调查。
(二) 舆论向度
1. 媒体观点分析
【观点一】认为,那尔那茜通过定向委培政策获得升学机会,却在大三时擅自违约出国深造,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政策的公信力,辜负了地方的培养信任,动摇了公众对教育公平的信心。同时,公众质疑其是否通过正当途径解除协议,呼吁相关部门彻查其升学就业路径的合规性,并依法严肃处理违规行为。
南方网《南方网评:彻查“那尔那茜升学是否违规”,让公平正义不再蒙尘》(https://opinion.southcn.com/node_e4f9db6b4d/b2a27cbad0.shtml)
【观点二】强调,那尔那茜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定向委培政策的公平性,还引发了公众对教育资源分配公正性的质疑。央媒的举动释放出在教育公平、抵制特权等原则性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地捍卫正义的信号。相关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全面审视和完善定向委培政策,凝聚起守护公平正义的社会共识。
北京时间《时间锐评|高考移民?委培违约?特权操作?那尔那茜走红多个疑点待查》(https://item.btime.com/448ruuopjov9vrag2hc96fm8qc6)
2. KOL观点分析
【观点一】认为,那尔那茜通过内蒙古定向委培政策降分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却违约出国留学,涉嫌教育资源的不公。定向委培作为国家为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学子开辟的特殊通道,其降分录取与'包分配'政策,本质是公共资源对特定群体的倾斜补偿。公然违约既以低分挤占贫困地区学子的升学机会,又因未履行服务承诺导致政策善意落空。有关部门必须彻查其录取合规性、违约处置结果及背后特权干预嫌疑,以权威结论回应公众关切。
@Childe陶(体育博主):
#那尔那茜事件涉及教育公平理应彻查#近日,演员那尔那茜因被曝2008年通过内蒙古定向委培政策降分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却违约出国留学,陷入舆论漩涡。央视删除其高考祝福……(http://weibo.com/2914214663/Pwb3R92Bm)
@MingZhC(经济师 财经观察官):
【#那尔那茜事件涉及教育公平理应彻查#】近日,演员那尔那茜被曝2008年通过内蒙古定向委培政策降分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却违约出国留学,毕业后回国担任上戏助教。此举引……(http://weibo.com/3821861152/PwWfMwiv3)
@健人郭有财(体育博主 微博原创视频博主):
#那尔那茜事件涉及教育公平理应彻查#那尔那茜2008年通过内蒙古定向委培政策降分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享受“毕业包分配公务员”政策红利,但未履行协议返回内蒙古工作……(http://weibo.com/6405768113/PwbM78JUS)
@半杯馊茶(超话主持人 微博原创视频博主):
#那尔那茜事件涉及教育公平理应彻查#近日,演员那尔那茜因被曝2008年通过内蒙古定向委培政策降分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却违约出国留学,陷入舆论漩涡。 定向委培是国家……(http://weibo.com/1481324167/PweoA783Z)
【观点二】指出,那尔那茜在剧宣采访中自曝没有接受定向安排的原因是'毕业后想出国玩一下',而回国后却摇身一变上戏助教,加上她大龄获影视资源的经历,综上种种均进一步激化了公众对其背后特权运作的质疑。
@深海小天(头条文章作者):
#上戏回应那尔那茜助教身份质疑# 那尔那茜被曝因定向委培政策降分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却违约出国留学,称“毕业后想出国玩一下”,而回国后却摇身一变成上戏助教, ……(http://weibo.com/1112928761/Pwe6B2A09)
@时尚汽车E线(汽车博主 汽车达人):
#那尔那茜争议事件三大疑问待解#演员那尔那茜自曝定向委培事件引公众质疑,至今本人及相关方均未公开回应。其是否“高考移民”、“定向班”有无猫腻、委培是否违约这三大……(http://weibo.com/2141064523/Pxez90yyX)
@四斤(今日头条微头条):
那尔那茜的事情,连累了上戏。\n\n之前有报道称,这个那尔那茜内蒙古定向委培后,进了上海戏剧学院,后面违约后出国,再回来就成了上戏的助教。\n\n对此有媒体求证……(https://www.toutiao.com/i1834806033518987/)
@万般皆是苦唯有自渡(微博剪辑视频博主):
近日,演员#那尔那茜因升学就业争议,引发公众对教育公平的追问。6月12日,上海戏剧学院人事处工作人员回应,那尔那茜确系该校2008级表演系内蒙古定向委培学生,但……(http://weibo.com/3089481171/Px80hqrkB)
【观点三】认为,高考就是选拔人才,高考就是答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在标准答案面前人人平等。那尔那茜的179分再次证明了高考是公平的。哪怕是权贵家庭,即使有能力在高校量身设置定向委培名额,但她依然无法篡改179分的高考分数。
@韦观Maxwell(作家,代表作《韦子曰》 科技博主):
那尔那茜的179分再次证明了高考是公平的。哪怕是权贵家庭,即使有能力在高校量身设置定向委培名额,但他依然无法篡改179分的高考分数。 高考就是选拔人才,高考……(http://weibo.com/1782370260/PwQFX3WXr)
@韦观Maxwell(作家,代表作《韦子曰》 科技博主):
那尔那茜的179分再次证明了高考是公平的。哪怕是权贵,哪怕背景深厚,即使有能力在高校量身设置定向委培名额,但他依然无法篡改179分的高考分数。 所以,高考是寒门……(http://weibo.com/1782370260/PwQFX3WXr)
@老李滔滔不绝(科技博主 头条文章作者):
#同学为那尔那茜发声#这两天都没有聊那尔那茜这事,都已经被网友发现录取分数线是179分了,说实话,我都开始怀疑她咋学成这样了,你作为她的同学,还说那尔那茜其实非……(http://weibo.com/1732787577/PwOKKe9Gv)
@小怡说车(汽车博主 微博原创视频博主):
#那尔那茜事件涉及教育公平理应彻查#这是真的假的啊,都说高考改变命运,高考是最公平的,原来只是针对普通人啊#那尔那茜# (http://weibo.com/7331622139/PwbXOljtG)
【观点四】指出,那尔那茜本科毕业后留学3年,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启动调查,给公众一个清晰权威的答案,捍卫高考的公正,维护教育的尊严。
@锦鲤菩萨(星座命理博主):
那尔那茜本科毕业后留学3年 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启动调查,给公众一个清晰权威的答案,捍卫高考的公正,维护教育的尊严! (http://weibo.com/6137824767/PvWCkjl9i)
@要天赋没素质_(超话创作官):
#那尔那茜本科毕业后留学3年#支持严查 还所有人一个公平公正 (http://weibo.com/7412648707/PvYZAioxU)
@全球游戏控(微博婚庆博主):
#那尔那茜争议事件三大疑问待解#必须严查,还教育一个公平http://t.cn/A6eDutF2 (http://weibo.com/1899810850/PxemE89Hk)
@北京任你行(本地资讯博主):
#彻查那尔那茜舆情是守护公平正义#支持严查,还教育环境一个清清白白http://t.cn/A6erHLGc (http://weibo.com/1757132461/Px4OnnxIT)
【观点五】认为,那尔那茜的瓜越来越多内幕曝光,父母关系网强大,官媒下场质问。这表明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和对特权运作的质疑进一步升级。
@灰产圈_(山东道格拉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那尔那茜的瓜越来越多内幕曝光,父母关系网强大,官媒下场质问 (http://weibo.com/2328007923/PwExPCK4G)
@战略洞察力(今日头条微头条):
那尔那茜的瓜越来越大,从董小姐那瓜开始,到蒋小姐,再到那小姐,一个现实很扎心,那就是关系、裙带、圈子已经越来越渗透到毛细血管了,一些看起来不是多大权力的人,都藏……(https://www.toutiao.com/i1834875435488256/)
@长春点哥(本地资讯博主 情感博主):
#那尔那茜争议事件三大疑问待解# 为河北媒体,河北广播电视台点赞 必须关注一下。(http://weibo.com/2026873597/Pxeoqotjn)
@医者思远(健康博主):
#彻查那尔那茜舆情是守护公平正义#什么力量,让其他媒体没有一个跟进的呢?这不仅仅是公平正义问题了。而是有没有揭开黑幕的力量。 (http://weibo.com/2114242457/Px3Hfzy2M)
【观点六】认为,那尔那茜和之前爆出的几个利用教育规则获利的人,有个共性,就是也表现出一种视金钱或权力如粪土的姿态。他们从小见惯了金钱与权力,从小就在金钱与权力的羽翼下成长,所以根本不觉得金钱与权力有多么不了起。
@弗虑弗为(作家):
那尔那茜和之前爆出的几个利用教育规则获利的人,有个共性,就是也表现出一种视金钱或权力如粪土的姿态。比如那尔那茜说到她的委培,说到她的留学,充满不屑,仿佛那只是她……(http://weibo.com/1751354641/PwODY1LlC)
@弗虑弗为(作家):
那尔那茜和之前爆出的几个利用教育规则获利的人,有个共性,就是也表现出一种视金钱或权力如粪土的姿态。比如那尔那茜说到她的委培,说到她的留学,充满不屑,仿佛那只是她……(http://weibo.com/1751354641/PwODY1LlC)
@空夫子曰(历史博主):
#那尔那茜妈妈#最近一系列关于特权女性的舆情,感觉是有人不定时的在操控一样,一件连着一件,没间断过#空夫子曰# 相关涉及部门得引起重视了,教育公平社会公正已有成……(http://weibo.com/1309062983/PwdORx1Qq)
@江本伟vs律师(律师 法律博主 头条文章作者):
#那尔那茜本科毕业后留学3年#“董小姐”不光存在于医疗体系,他们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说明一个新的阶层和圈子正在形成或者早已形成,这个阶层和圈子随着新中国和改……(http://weibo.com/2471873547/PvZeF3Dpi)
【观点七】认为,那尔那茜事件背后,公费生违约率近10%,40%学生后悔,缩编在即。这表明定向委培政策的执行机制与监督流程需要进一步审视和完善。
@蓝白观楼市(好看视频):
那尔那茜事件背后:公费生违约率近10%,40%学生后悔,缩编在即(https://haokan.baidu.com/v?vid=57416367651383825)
@蓝白argentina(哔哩哔哩):
那尔那茜事件的另一面:公费生违约率逼近10%, 近40%学生后悔,大规模缩编在即 不用聪明人违约,人家不招了。(https://t.bilibili.com/1079428296298463271?tab=2)
@凤凰没有鸟(娱乐博主 微博原创视频博主):
#那尔那茜定向生违约争议# ???什么瓜,什么意思,上次我就没太看懂 (http://weibo.com/7520439692/PwcHR48NB)
@朝阳吃瓜群众一枚(微博原创视频博主):
#那尔那茜#对于这样的本该履约却违约的情况,体现出了一些暴露的问题,建议将其纳入失信人员惩戒机制。 (http://weibo.com/5094751249/PwcjRdIlk)
【观点八】质疑那尔那茜的硕士学位是否获得,以及委培违约后是否受到处罚。同时,她从欧洲鬼混到被封神拉回来的过程也引发了公众的疑问。
@马上谈(科技博主 头条文章作者):
#同学为那尔那茜发声#其他先不说,**,访谈里她自己说在挪威鬼混三年,所以这硕士学位到底拿了还是没有拿啊,毕业没有毕业啊? 第二,委培违约,直接去挪威玩儿……(http://weibo.com/2036161077/PwKP07CbC)
3. 网民观点分析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个人认证用户和普通用户发布的观点性信息998条,分类聚合后统计各类观点的占比,具体情况如下。
【观点一】定向委培的公平性问题,认为定向委培录取分数线过低,对其他考生不公平,呼吁取消定向委培或严查违规行为。这类观点占比56.81%。
【观点二】对事件的关注和传播需求,认为该事件需要更多关注和传播,以引起社会重视。这类观点占比12.63%。
【观点三】对那尔那茜个人形象的评价,认为其表演能力不足或形象不佳,呼吁抵制其影视作品。这类观点占比9.92%。
【观点四】对舆论影响的讨论,认为舆论对明星的影响过大,呼吁理性看待明星的个人选择和行为。这类观点占比9.42%。
【观点五】对事件的漠视或无所谓态度,认为事件不值得关注或无法改变现状。这类观点占比6.11%。
【观点六】对那尔那茜个人及其家庭背景的质疑,认为其父亲可能涉及权力滥用或腐败行为,呼吁对其父亲停职调查。这类观点占比5.11%。
(三) 舆论异常度
1. AI虚假信息识别
经检测,AI生成信息占比1.34%,侧面说明该事件网络传播中的AI生成信息极少,公众获取的信息主要来自人类生产内容,舆情发展的方向主要由真实的公众信息驱动,风险较低。
2. 已认定谣言传播
经检测,统计时段内不存在已认定谣言信息。
五、 敏感点分析
(一)公共事件敏感度:教育公平议题敏感度高
事件触及教育公平核心议题,全网敏感信息占比达93.1%,传播层级达9层,热搜话题中“教育公平”关键词出现率达71%。舆情呈现跨代际传播特征,既有学生家长群体对定向委培政策执行力的质疑,也有青年群体对“特权阶层”的抵触情绪。结合当前高考招生季背景,事件可能引发公众对全国定向生政策的连锁质疑,触发更大范围的政策信任危机。
(二)涉事主体敏感度:多重身份叠加敏感要素
涉事主体兼具公众人物(演员)、教育从业者(助教)、政策受益人(定向生)三重身份,其北京户籍背景与内蒙古委培路径的冲突,叠加“违约未受罚反获教职”的处置结果,形成“特权阶层侵占公共资源”的负面标签。上海戏剧学院作为培养单位,在协议执行监管中的失位已引发“校方包庇”质疑,两机构声明否认聘用关系但未出示解约文书,回应效力存疑。
(三)高影响力传播者介入度
1. 主流媒体
9家中央级媒体参与报道,44条报道中67%采用质疑性标题。央视、人民日报等央媒删除高考祝福视频的被动应对,被解读为“官方定性”信号,触发“塔西佗陷阱”效应。地方媒体形成联动报道矩阵,2201条报道中81%设置“特权侵占教育资源”议题框架,推动舆情向基层渗透。
2. KOL
994个KOL形成跨领域传播联盟,财经、法律类大V占比38%,从政策漏洞、契约精神等专业维度深化讨论。“179分录取线”“违约零代价”等数据标签被高频引用,衍生出“定向生违约图谱”“艺术类招生黑箱”等亚议题,推动舆情向纵深发酵。
(四)社会背景关联度
1. 阶段性社会大背景
正值高考招生敏感期,公众对教育公平议题关注度达年度峰值。叠加“董某某”“周公子”等既往特权舆情记忆,形成“教育领域反腐”的集体心理预期。上海戏剧学院作为艺考头部院校,其招生公正性长期受舆论关注,此次事件可能触发艺术类院校招生制度改革讨论。
2. 涉敏感议题
事件涉及“高考移民”“编制分配”“海外学历认证”三大政策敏感点。网友深挖出“北京十一学校就读背景”与“内蒙古定向生”的地缘矛盾,触及户籍制度与教育资源配置的核心痛点。违约处置结果与现行《定向就业协议书》违约责任条款存在明显落差,可能引发定向生群体的效仿危机。
六、 应对建议
(一)组建第三方调查委员会
建议由教育部督导局牵头,联合内蒙古、上海两地纪检监察部门,吸纳人大代表、教育专家组成联合调查组。重点核查三大核心问题:定向生招录程序合规性、违约处置法律依据、助教聘任流程规范性。每阶段调查进展通过政务直播形式向公众通报,破除“暗箱操作”猜疑。
(二)制定阶梯式回应策略
针对已查实的违约赔偿金额、协议解除时间等事实性信息,48小时内通过白皮书形式一次性披露。对于调查中的定向生政策执行漏洞,承诺在高考录取结束后启动全国专项审计。针对艺人经纪合约中的道德条款,协调影视协会发布行业自律声明。
(三)设置舆情缓冲带
在上海戏剧学院官网开设定向生政策专栏,公示近五年定向生履约数据及违约追责案例。协调内蒙古教育部门开展定向生代表座谈会,制作《我的基层服务故事》系列短视频进行正向引导。在艺考论坛设置政策答疑机器人,实时回应考生关切。
(四)切割关联风险点
对涉事助教岗位的聘任流程进行合规审查,如存在程序瑕疵立即启动人事调整。梳理近三年艺术类定向生海外深造案例,制定《特殊人才培养回流实施办法》。协调网络平台对“那尔那茜父亲”“179分阴谋论”等未经证实信息进行标签化处理。
(五)构建长效监督机制
推动建立全国定向生诚信数据库,将履约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在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增设定向生政策执行投诉专区,实行48小时响应机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定向生政策效益评估,结果纳入地方政府教育考核指标。